申请试用
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助力党政军领域数字化升级
发布时间:2021/08/20 00:00:00

说起“电科云”这个名字,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。但在疫情期间,我们所使用的健康码、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等应用,以及政府与企业使用的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的内核中,都刻着这家企业的名字。

 

成立于2019年初,2年间,其已成为快速成长的典范: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6400万,飙升至2020年的3.77亿,签约合同数从10多个扩展至一年80多个,员工规模也从40多人快速扩张到400多人。

 

这种成长速度的背后,不仅源于电科云踩准了党政军企数字化转型,即ToG数字化服务的风口,也源于企业内部在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后,在组织底层能力的搭建、技术能力的提升与业务思维进化方面进行的探索尝试。而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,其数字化思维的转型,也将对更多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,也因此更具观察价值。

 

电科云总经理 王鹏达

 

 

高效重组,搭建自主安全的底层框架

 

电科云公司成立不久,但其产品、业务的原点可以追溯到2010年。那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发布电科龙云产品,面向党政军客户打造自主可控、安全可控的云平台产品。此后数年间,电科集团相继推出电科鲸云、电科华云等产品,云产品及服务体系日渐丰满。2018年,随着集团在云业务领域的项目不断增加,经营体量逐渐扩大,电科集团筹谋发布统一的品牌,整合旗下7家相关单位的技术、人才优势,提供更加专业与优质的服务,电科云应运而生。

 

对于这家“初创公司”来说,如何进行高效的重组成为第一道难关。“回顾过去,组织整合失败的教训是很多的,电科云在整合7家单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经验教训。”电科云总经理王鹏达表示,“首先最重要的是如何统一思想、统一认识。”

 

基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文化传承与业务方向,电科云将企业战略目标设定为坚持“打造面向党政军的自主安全云、做国家数据守护者”,传承红色基因,为党政军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全方位、成体系、全流程自主安全云产品和大数据服务。从企业文化、使命、责任、价值观的高度,在内部构建共识与统一发展方向。

 

形成共识后,整合的第二阶段是如何进行更清晰、合理的内部分工。电科云基于7家单位原有的优势进行技术与业务布局,譬如原成都单位专长于数据安全,电科云便成立成都分公司,主攻安全云产品的研发和服务体系建设;南京团队在数据方面钻研颇深,那么数据相关平台的研发就主要由南京分公司负责;北京团队则主要负责云运维、运营……如今,每一家分公司都有明确的定位和核心产品,形成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,在统一的目标下,每个团队都有更加明确和专项的发展方向。

 

通过高效的重组,电科云形成了能力全面的数字化能力底座。

 

王鹏达将其总结为电科云的四大特色,即自主云、安全云、数据云、云上云。

 

具体来看,电科云基于国产CPU、国产操作系统进行产品与服务研发,实现自主运营;在此基础上,通过自主研发而非开源技术的应用,以及一系列安全加密技术的加持,让电科云更好的做到内生安全,至今从未出现数据被盗取的先例;同时,电科云以服务党政军客户为宗旨进行数据能力构建,让数据深入行业,数据治理思路深入行业;另外,电科云构建“N+1+N+1”的云架构,底层基于N个开放云平台,再上一层构建一层可信赖的数据底层,应用层接入N个厂商带来丰富的开发资源,最上层则形成一个统一的云和大数据解决方案。

 

底层能力的提升,让电科云在许多重大项目中大显身手。仅以2020年抗疫工作为例,电科云团队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防控组大数据分析工作专题组、国家科技部科研攻关组信息化专班、大数据溯源专班成员,实现了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,另外,电科云还配合国家卫健委制定了省市县社区四级风险等级标准,对全国333个市、2844个县进行风险等级评价,同时参与制定三项健康码国家标准,荣获了“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”的国家级荣誉称号。

 

思维转型,实现数字服务的高效定制化

 

当下,数字化转型正从“通用能力建设阶段”进入“定制化需求与解决供给方案”阶段,大部分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具有特殊性,往往会深入到高度复杂的场景中,数字化应用的需求类型多样。尤其是电科云面向的党政军领域,与常见的2C或2B需求差异明显,很难找到可复制的经验,需要在项目交付过程中进行高效的沟通和快速的迭代。面对这样的新局面,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科云及其客户的需求。为此,电科云在两方面积极发力:一是技术能力的提升,二是业务思维的转变。

 

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能力推动定制的数字化

 

面对众多的定制化客户需求,电科云在技术层面进行了两层建设,一是总结与封装既往经验形成通用的能力底层,二是通过开发工具的革新实现上层设计的简易化。

“我们要做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,实现按需开发,这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能力、开发团队规模的要求都越来越高,尤其当电科云的项目体量不断扩大,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开发与交付手段。”王鹏达表示,“因此,我们设想能不能抽取出一套通用的体系,让每个客户占用的专用资源越来越少。我们最终找到了企业级无代码开发这一套技术,不需要写代码,可以快速组合出一套原型系统,快速交付给客户,快速得到反馈,快速推进进一步的研发。”

 

表面上看,无代码技术是让开发人员能够通过可视化的界面,以拖拽的形式完成应用的开发,但究其根本,是源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平台将更多数据、流程、经验封装为固定的模块,因此,开发人员可以如同拼接乐高一样,将不同功能快速集成,提升交付效率。解放沉重繁杂、冗余低质的开发工作,激活包括IT人员在内所有人的创新潜能;在成倍提升企业系统建设效率的同时,带动产品服务矩阵、商业模式创新,助力企业战略发展。

 

“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,给我们的实际项目交付、人才模型优化甚至是企业整体发展都带来了全新变革。”王鹏达称,“我们通过采用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技术,大大减轻了前端项目交付现场的工作压力,以往半年或者一年才能够交付的项目,现在通过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平台的配置能力,两三个月就能看到最终的交付效果并完成快速上线。目前,这套产品、这套平台,我们正在全公司推广,而且应用到各个领域去。”

 

■ 从更懂技术到更懂客户

 

虽然无代码技术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,但王鹏达表示,应用无代码技术后,对于开发人员的要求不是变低了,而是更高了,因为他们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理解客户需求上,需要从一个专职的技术人员转变为产品经理,从更懂技术到更懂业务、更懂客户。

 

在这样的变化趋势下,电科云也构建起大前台、精中台、小后台的业务框架,即面向3大主要业务板块建立起庞大的前台服务体系,搭建产品中心形成支撑服务的中台,精简运营部门成为提供服务保障的后台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用户这一过程中去,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

 

以电科云打造的“数字桐城”项目为例,在项目开始前,电科云团队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现场调研,对桐城的产业经济、文化特色、民生需求进入深入了解。“桐城是长三角地区典型的县级城市,是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,这座城市里走出了超过15位院士......”王鹏达对桐城的风貌如数家珍,“一个月的调研中,我们从市场角度看政府、当地企业需要怎样的数字化,从百姓民生的视角看,人们需要怎样的智慧城市。”而这种对当地的深入理解,为后续智慧桐城的顶层设计、应用研发打下良好基础。

 

最终电科云助力桐城搭建起“1+1+2+N”总体框架,建设“1”个桐城智慧县域联合创新实验室,“1”个中国电科云(桐城)研发中心,落地数字桐城边缘计算大数据中心和城市指挥中心“2”大中心,并重点打造工业互联网、数字乡村、智慧园区、智慧交通等“N”个应用。2020年底,桐城还成为智慧县域高峰论坛的主办城市,成为县一级智慧城市的典型样板。“智慧城市讲了很多年,也有很多城市在推进,但我觉得真正成功的智慧城市需要让百姓、企业、政府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。” 王鹏达称,而这一目标的实现,正需要电科云这样数字化技术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角色身份,将部分精力从对技术的钻研中抽离出来,深入到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中去。

数字化大潮奔涌向前,电科云已经用2年的时间走完了组织建设的初期阶段,迈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。王鹏达称,在未来的1-2年时间内,电科云的目标是实现营业收入超15亿,而当下的技术能力升级与业务思维转向,将成为电科云向这一目标迈进的开山之斧。

 

读懂无代码:

● 无代码技术让开发人员能够通过可视化的界面,以拖拽的形式完成应用的开发。而究其根本,无代码开发平台将更多数据、流程、经验封装为固定的模块,因此,开发人员可以如同拼接乐高一样,将不同功能快速集成,提升交付效率。
● 虽然无代码技术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,但对于开发人员的要求不是变低了,而是更高了,因为他们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理解客户需求上,需要从一个专职的技术人员转变为产品经理,从更懂技术到更懂业务、更懂客户。

● 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以柔性数据驱动数据分析、管理及运营,不会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。平滑无感的数据库切换、后台版本更新、测试运维,也最大程度保障用户体验;企业级无代码的应用助力IT系统架构创新升级,帮助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核心竞争力。

● 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无代码技术,大大减轻了前端项目交付现场的工作压力,以往半年一年才能够交付的项目,现在通过无代码平台的配置化能力,两三个月就能看到最终的交付效果并完成快速上线。

 

分享:
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 申请合作